(市政协研究室)
2月 7日,我市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压紧压实“米袋子”和“菜篮子”责任制,在全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工作中强化“无锡担当”、作出“无锡贡献”。调研发现,我市重要农副产品保供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永久蔬菜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和淡水产品供应基地的面积亟待稳定、产量有待提升,重要农副产品物流布局滞后,管理效率相对低下等,做好下阶段的工作,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一、辩证研究科学制订保供发展路径
我市土地资源稀缺且开发程度高,工业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全省第一,市情决定了我市在决策城市重要农副产品保供中应联系实际辩证分析,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无锡路径”。
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不断增加,自产蔬菜和畜禽肉类产量自给率在较低水平上总体还在呈下降趋势,长江江苏段、太湖全域全面禁捕退捕导致本地淡水产品供应量锐减,迫切需要用“长牙齿”的硬措施稳定永久蔬菜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淡水产品供应基地及其面积,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生产、管理模式实现蔬菜、畜禽肉类和淡水产品高产丰产。
另一方面,目前我市重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无锡朝阳农产品大市场有限公司果蔬占全市市场消费量约 90%,无锡天鹏集团有限公司猪肉占全市市场供应量约 60%,无锡盛阳水产批发市场淡水鱼虾占全市市场供应量约 60%。因此,做好我市重要农副产品保供工作,主要在于进一步提高这三家批发市场的市场供给能力、管理运营能力。同时,自有永久蔬菜生产基地和畜禽养殖基地及淡水产品供应基地建设须臾不能偏废,努力用高质量的产出弥补基地面积及产量自给率的不足。
二、合理规划优化调整发展布局
目前,朝阳、天鹏、盛阳这三大重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的是 10多年前规划建设的,有的甚至是 30年前自然形成的,受土地资源、交通物流等关键因素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抵近“天花板”,且空间位置各自零星分散在梁溪区老城区内,市场建设、管理水平、综合效益不高,生产安全隐患也较多,与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要求不相符合,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定位不相适应,亟待重新规划布局建设。
一 是注重市场供应基地建设。在一着不让地抓好本地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根据农副产品的自然属性,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空间距离、不同优势特征的外延直供基地,既巩固提升传统基地面积及产品质量,又大力拓展新的基地及产品种类,不断延伸盛装锡城市民“菜篮子”的触角,构筑起来源广泛、优势互补、稳固有效的保供基地网络体系。
二是加强市场物流中心建设。顺应无锡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结合农产品综合物流对交通、集疏运配套设施要求的高标准、特殊性,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做法,科学选址、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农副产品综合物流中心和周边配套体系,整合朝阳、天鹏、盛阳等三个主要市场的资源,推进果蔬、肉类、水产品交易集散功能的集中布局,打造服务城区和辐射江阴、宜兴及浙北、苏北等地的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农产品交易集散基地和农副产品应急保供基地。新的重要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选址可靠近城市永久蔬菜生产基地,毗邻过境无锡的已建或规划建设的国、省交通主干道,与主城区交通联系便捷、通畅,以最大程度满足量大频繁的货物交通便利需要,确保农副产品零售时间上保鲜和零售价格上利民。
三是完善市场全链供应体系。重要农副产品供应是从“地头”到“口头”的链式发展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特别是从批发市场到居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环节,更是直接影响广大百姓的体验感、获得感。必须做好“精细”文章,出台专门扶持政策,科学布局、努力稳定并跟进建设平价超市,实现居民小区合理空间范围内的“全覆盖”。学习先进城市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大对老年居民、困难群众和偏远老旧小区的帮扶力度,探索社区菜蔬直供点建设,做到每周定时间、地点、品种、规格、人员和统一标识、顶棚、价格、着装、管理“五定五统一”,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为广大群众提供“餐桌前一百米”的便民服务。
三、统筹兼顾精细管理提高发展水平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特别是对于“十四五”时期调整优化重要农副产品物流布局,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板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各项相关工作,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集聚集约发展、效率公平统一。坚持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充分听取并呼应各方面诉求,综合平衡兼顾好各相关板块、各市场主体的利益,按照一次永久规划、分期建设运营的思路,稳步推进物流中心建设,确保无缝对接、平稳过渡、各方满意。
二是构建重要农副产品安全信息溯源体系。食品安全是重要农副产品保供工作的一体两面,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各市场农副产品安全信息追溯数据,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立起区域内统一的农副产品安全信息追溯“一张网”,对农副产品的生长信息、生产经营单位信息、追溯信息、监管信息、抽检信息、舆情信息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画像,形成可量化、可视化农副产品安全“维度图”,构建起农副产品安全信息随时可查、可溯、可控的全链式信息化管理机制。
三是坚持智慧运营。顺应“十四五”期间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在重要农副产品保供工作中的应用,努力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农副产品大数据管理平台,推动信息化与重要农副产品保供深度融合,促进农副产品批发、零售线上线下互为补充、一体发展,致力打造融合集中展示、信息发布、加工配送、分拣包装、溯源跟踪、自觉预警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切实保障我市食品安全、城市安全。
(文章来源:【2021年党政信息领导参阅件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