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欢迎光临无锡市场网网站!
  市场动态
信息交流
市场交流
  阅读专栏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行业研究
如何客观地衡量自己的价值
      越来越经常听到一些做领导或者创业的朋友抱怨,说现在招聘靠谱的人越来越难了,大部分人说到工作能力轻描淡写的一句带过,但聊到薪水却毫不含糊,并且是要挟式的开价,完全不考虑自己到底值不值那么多钱。
     当然了,对于那些应聘者来说,他们肯定觉得自己是值那么多钱的,都觉得自己开的都是最低良心价,甚至还有点小委屈呢。或许他们也很纳闷:为什么现在的公司都那么抠呢?而招聘方也很不解:为什么现在应聘的人完全看不清自己的能力高低呢?
      当雇佣双方对某个人“能力与价值”的判断结果不一致时,问题就来了:到底如何比较客观的判断自己的价值呢?
      很显然,需要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都是“雇佣关系”中的“佣”方,作为“雇”方的创业者或者老板是不要考虑这个问题的,他们衡量自己价值的方式可以去借钱或贷款,能借多少能贷多少,他们就值多少。
      但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都是“雇佣”关系中的“佣”方,都是工薪族,如何判断自己的能力与薪水是否等值?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横向维度和八个纵向维度去分析。
      首先说横向维度中的第一个:行业价值。
       所有的行业性质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其中体力劳动又可以细分为执行型体力劳动和技术型体力劳动。
      所谓执行型体力劳动,就是没有什么门槛,积累的经验也不会产生附加值的劳动。比如工地上搬砖头的工人,只要体力好,谁都可以干。而且也没听说哪个包工头会仅仅因为你有搬过几年砖的经验,就多给你开工资。
      所谓技术型体力劳动,就是需要一定的门槛,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你的经验会越来越丰富的体力劳动。比如厨师,你必须先掌握一些入门技巧,才能胜任这个工作,时间越长经验就越丰富,个人价值也就越高。
      脑力劳动同样也可细分为两个类型:执行型脑力劳动和创造型脑力劳动。
      所谓执行型脑力劳动,就是这份工作虽然要求动脑,但是不需要你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只需要按照流程和公式去执行就可以完成的脑力劳动。比如会计师,虽然每天都要耗费大量脑力去审核和计算各种数据,但是并不需要他提出一些开创性的思路或做事方法。
      所谓创造型脑力劳动,就是需要较高门槛才能进入,且经验越多价值越高的脑力劳动。这个门槛包括你的学历、阅历以及由此建立的综合素质。比如优秀的写作者、公司的管理层以及其他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出新思路新方法的职位。
      从纵向维度看,这四个劳动类型的价值等级大概可以这么划分: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技术型体力劳动者如果掌握了深厚的技术和丰富经验,其价值会超过普通的执行型脑力劳动者,拔尖者的竞争力甚至还有可能冲到第一象限去,与创造型脑力劳动者平起平坐。
      大家可以把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与这个表格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行业在第几个象限,处于行业价值链的第几层,就能大概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升值潜力了。
再来说横向维度中的第二个:可替代性。
      你在某个行业中所处的职位与薪水的高低,取决于你的可替代性有多大。为了便于理解,我把“可替代性”这个纵向维度划分为四个层级。
      1随时可被替代
      不管你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要你出于随时可被替代的状态,你就是价值链的最底层,你的职位和薪水也绝对是最低的,因为你没有任何谈判的筹码,能让你保持在这个岗位上的条件只有两个:一是人靠谱,二是薪水低。
      2不容易被替代
      处于这个水平的你通常都是有了几年工作经验,并且对所处的职位有着比其他同行更多更深的了解,能比多数同行更好的完成工作,因此能得到上司的赏识。这时候如果在“专业能力特别强&为人处世特别靠谱”这两方面的其中一面做的很好,就能顺利进入第三层级。
      3很难被替代
      能置身这个层级的人通常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要么在专业方面有特殊才华,要么在整合资源和人际交往方面有过人之处。因此这个层级的人通常都是专业上的大神或者管理层的核心,每个公司都需要几个这样的“镇店之宝”。既然你很难被替代,那么谈薪水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你的手里了。
      4绝不会被替代
      混到这个层级的人,都是每个行业中屈指可数的代表人物,是那种“业内无人不知”甚至行业外也很有名气的人。比如某项特殊工艺的唯一传人,或者收藏界最权威的意见领袖之类。这些人通常都在一些不太热门的行业,以手工业这类传统的技艺型行业居多,公司里反而很少出现这样的人。毕竟,世界500强的CEO也经常换呢。
      以上四个层级里,第四层级可以去掉,需要求职的人基本一辈子都不可能升到这样的层面。从第一到第三层级,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来对比。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工作年限并不一定等于工作能力,千万别以为自己工作了多少年,就觉得自己一定拥有了多少年的经验或能力,有人工作了五六年,其经验和能力或许还不如一个只干了两三年的人。
      还记得文章开头那种公式吗:工作能力(个人价值)=工作时间X动脑频率。
      如果以上说的内容你还不明白,我再给你一个更简单的判断方法:
      如果你需要在网上投大量简历才能得到面试机会,你就是随时可被替代的人。
      如果你通过朋友介绍就能找到工作,就是不容易被替代的人。
      如果有猎头或公司主动找你去面谈,你就是很难被替代的人。
      现在你能客观的判断自己的价值是多少了吗?
备案编号:
苏ICP备13046921号-1
 

主办单位:无锡市市场指导委 无锡市场协会
版权所有:无锡市场协会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解放南路709号408-410
电话:0510-82724586
你是第 个访问者
td p{line-heigh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