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协会秘书处走访了山北农贸市场等,山北市场农贸市场叶照才董事长告诉笔者,农贸市场目前面临困境,以后的日子越往后越难,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卖菜和买菜的人的人都在减少
农贸市场的经营摊主大多为 50 、60年代的老龄人,他们的子女绝大多数都不愿意继承这种辛苦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身体逐渐不能承受,并且要照顾第三代子孙而逐步退出农贸市场。
随着生活消费习惯的不同,大多数70后习惯超市买菜,80后则优先考虑足不出户的电商平台买菜,90后则热衷于外卖。许多人不需要去农贸市场,就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农贸市场的人流量必然逐渐减少。
二、马路菜场的存在造成致命冲击
马路市场是影响农贸市场生存的最大问题。叶董说,“面对马路菜场,农贸市场‘完败’。”价格便宜、方便是马路市场存在的主要原因。马路菜场不需交租赁费和规费,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等缺少政府部门监管,马路菜场对农贸市场形成不公平竞争,已成为城区众多农贸市场的“克星”。马路菜场有食品安全隐患,造成城市建设“脏、乱、差”,严重影响市容市貌,据了解,农贸市场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始终无法根治。
三、受市场周围经营同类商品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开店的门槛降低,在市场附近租个店面,就能经营农副产品,并且经营灵活。根据市场需求,好卖什么就做什么。如春天加卖个龙虾、夏天加卖阳山水蜜桃、秋天加卖螃蟹。在农贸市场里面则只能单一的守摊卖固定类别,造成不少经营户跑出去开店。
四、市场内经营成本增加
农副产品安全至关重要,农贸市场是民生工程,政府对农贸市场的监管要求越来越高,农贸市场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投入也多。市场经营户经常要配合做些工作,从而增加了经营户的精力和经营成本。如:每天进的货要接受市场管理方的抽检;要接受市场管理方的索证索票捡查、登记;遇禽流感、猪瘟疫等流行疾病等,政府监管部门更需要市场经营户要有大局意识,实行停业整顿。而市场外的店面,特别是马路菜场就会省了很多“麻烦”。这对经营户的心理上造成冲击,促使市场商户外流。
随着经营户的不断流失、锡城已有几家农贸市场关门,现存的农贸市场经营户人员不断减少、摊位出租率逐年下降,前景堪忧。
(无锡市场协会黄滢 蒋建新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