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欢迎光临无锡市场网网站!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协会专栏
  阅读专栏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商务诚信
全国两会将至,政府工作报告“信用”前瞻

源点credit   2025年02月18日

2025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正式召开,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之年。明确未来五年的社会信用发展主要思路和政策方向,将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起到指引性作用。对此,我们梳理近期信用政策文件及动态,发布2025年两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前瞻。

1.加速信用立法制定出台
预计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建设法》的制定,完善信用法规体系,明确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应用的法律边界,并推动省级信用立法全覆盖,解决地方信用规则碎片化问题。
同时,强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信用制度规则统一,包括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领域,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促进跨区域信用协同监管。

2.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以信用为基础,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信易批”等便利化举措,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政府带头守信践诺,杜绝
“新官不理旧账” 等问题,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3.信用信息共享与应用深化
重点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覆盖企业登记、司法、税务、海关等领域,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例如,依托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推动“信易贷”专项试点,支持金融机构与平台联合建模,提升信用贷款服务效能。

4.城市信用建设与社会治理融合
深化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优化指标体系,推广“信用+”工程,在医疗、养老、旅游等领域拓展守信激励场景,例如“信用就医”“信用消费”等便民服务。

5.促进信用体系跨区域协同合作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的区域协同合作,推动信用信息互认、监管标准统一,例如在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进一步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数量,加速区域信用一体化发展。

此外,预计今年全国两会还将会聚焦信用经济培育、优化营商环境、行业信用监管、守信激励与失信约束机制、信用服务市场发展、跨境征信互认、民营企业征信保护等方面,涌现一批提案建议。

值此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源点信用梳理过去十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信用要点。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
“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2024年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着力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规则统一。
加强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保支持,优化跨境结算、汇率风险管理等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

2023年
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餐饮、旅游、货运等实施阶段性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对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
加大出口退税、信保、信贷等政策支持力度,企业出口退税办理时间压缩至6个工作日以内。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22年
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生态,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要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清欠。
加快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021年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步伐。
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
完善分级分类监管政策,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提升监管能力,加大失信惩处力度,以公正监管促进优胜劣汰。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弘扬科学精神,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加强对中小外贸企业信贷支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深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20年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银行敢贷、愿贷、能贷,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利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精准性。
促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围绕支持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加大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

2019年
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推行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改革,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
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
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守契约,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拖欠企业的款项年底前要清偿一半以上,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职能、提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018年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整体通关时间再压缩三分之一。
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基本导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政府要信守承诺,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化机构改革,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2017年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对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决不能随意改变约定,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强化督查问责,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坚决治理政务失信。

2016年
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企业信用信息统一归集、依法公示、联合惩戒、社会监督。
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实现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应保尽保。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15年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一张网,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

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健全劳动监察和争议处理机制,让法律成为劳动者权益的守护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备案编号:
苏ICP备13046921号-1
 

主办单位:无锡市市场指导委 无锡市场协会
版权所有:无锡市场协会
  苏公网安备32021302002409号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解放南路709号408-410
电话:0510-82724586

你是第 个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