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欢迎光临无锡市场网网站!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协会专栏
  阅读专栏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商务诚信
【世界标准日】信用标准化数据报告(2025版)

转载:源点credit  微信公众号

今天是2025年10月14日
第56个“世界标准日”
2025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确定为
“增强伙伴关系,共促可持续发展”。
源点信用向所有信用标准化工作者致敬!

从2021年世界标准日开始,信用标准化工作者张金波通过源点信用平台独家、连续发布《信用标准化大数据(2021版)》、《信用标准化大数据(2022版)》、《信用标准化数据报告(2023版)》、《信用标准化数据报告(2024版)》(点击查看详情:2021版、2022版、2023版、2024版)。
本报告包括:信用标准化定义与范围、信用标准化技术组织、信用标准体系、信用标准制修订、信用标准化创新、信用区域标准化、信用国际标准化。

一、信用标准化定义和范围

(一)信用标准化相关术语定义
标准: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引自GB/T 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标准化: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利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引自GB/T 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是指一定的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引自GB/T 13016—2018《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
信用标准:规定从事信用活动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引自GB/T 23792—2009《信用标准化工作指南》)。
信用标准化:制定、发布并实施信用标准的过程(引自GB/T 23792—2009《信用标准化工作指南》)。
信用标准体系:一定的范围内的信用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二)信用标准化范围
信用标准化可以根据层次、性质、专业、主体、过程等进行多维度分类。
根据层次,信用标准包括信用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以及信用类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外标准等。
根据性质以及可检索到的数据,信用标准化活动主要包括:信用标准化学术研究、信用标准化技术组织管理、信用标准体系建设、信用标准制定修订、信用标准化创新、信用区域标准化、信用国际标准化等。
其中信用标准制修订是信用标准化的核心工作,其他工作均围绕信用标准制修订而开展。

二、信用标准化技术组织
《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等文件认为,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标准起草和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目前我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此外,为配合支持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相关工作,社会团体、企业也可以成立相应组织,因为此类组织的多样性、名称不固定性,笔者将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社会团体、企业相应组织一并命名为“标准化技术组织”,在信用领域,相应称之为“信用标准化技术组织”。
为体现多样性,本报告也将信用职业标准组织纳入“信用标准化技术组织”范围。

(一)国家级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支
1.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0),成立于2016年【前身为“全国信用标准化工作组”,2008年成立】;
2.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质量信用分技术委员会(SAC/TC470/SC1),2008年成立;
3.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商业信用分技术委员会(SAC/TC470/SC2),2008年成立;
4.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分技术委员会(SAC/TC470/SC3),2024年成立。

(二)行业级信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能源行业涉电力领域信用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36),成立于2020年。

(三)信用相关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1991年成立;注:SAC/TC180归口多项征信、信用评级的金融行业标准。
2.全国数据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2024年成立;
3.市场监管行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2024年成立。
注:国内另有多个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过所属行业领域的信用标准,本报告不另展示。

(四)省级信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依成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名如下:
1.内蒙古自治区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51),成立于2018年;
2.上海市商务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2018年;
3.河北省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eB/TC19),成立于2018年;
4.山西省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于2018年,成立于2019年;
5.北京市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2019年;
6.天津市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2019年;
7.广东省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135),成立于2020年。

(五)市级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深圳市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2022年;
2.哈尔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2024年。

(六)信用职业标准技术组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业委员会信用管理师专业委员会。

(七)其他信用标准技术组织
其他信用标准化技术组织,理论上包括社会团体内设信用标准化技术组织、企业内部设立的信用标准化技术组织,也包括松散联盟性质的信用标准化技术组织。因目前统计不变完全,本报告提出概念,但不展示具体组织名称。

三、信用标准体系
据笔者研究认为,信用标准体系指“一定的范围内的信用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主题型、分支型、存在型。根据笔者经验,下表仅展示主题型信用标准体系。
信用标准体系现有5类:

四、信用标准化创新

(一)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的信用标准化试点
——四会市玉器行业信用标准体系综合标准化试点;——四川广元市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管理标准化试点;——北京信用协会团体标准化试点;——山东威海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试点。

(二)省级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的信用标准化试点
——江苏省常州征信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山东省威海文登区信用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广东省公共信用服务标准化试点;——山东省威海市社会信用管理标准化创新城市试点。

(三)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的信用标准化试点
深圳市宝安区社会信用标准化试点。

(四)其他政府部门或社会化机构推动的信用标准化试点
——商业信用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标准化试点;——成都市信用数据标准化试点。

五、信用区域标准化
(一)京津冀晋信用标准化
2019年7月,在京津冀信用共建会议上,北京市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京津冀信用标准化合作倡议,京津冀三地就合作达成共识。
2019年10月,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协同推进大会,研究推进区域信用标准化合作协议、信用产品互认、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标准等工作。山西融入京津冀信用标准化合作机制。
2020年6月,京津冀四地签署《京津冀区域协同社会信用标准框架合作协议》。
2022年5月,京津冀晋四地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首次联络员会议。
2022年6月,京津冀晋四地联合印发《京津冀晋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等级标准》和《关于强化京津冀晋社会信用标准化协同机制的通知》。
2022年10月,京津冀晋四地联合印发《京津冀晋公共信用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和《京津冀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目录(2022年版)》。
2023年7月,京津冀晋四地社会信用牵头部门、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京津冀晋信用标准化工作会议,并对京津冀晋信用标准化文件进行宣贯。
2024年1月,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元交换规范》《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共享应用规范》发布。
2024年2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信用牵头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京津冀晋公共信用报告跨省市互认的通知》。

2025年底前,京津冀晋四地将建立跨区域“信用代证”互认机制,打造一份京津冀晋跨区域的互认版专项信用报告。

(二)长三角信用标准化
2019年12月,长三角四省市的家政行业协会发布联合团体标准《家政服务机构信用划分与评价等级》。
2020年1月,上海市青浦区质量协会发布团体标准T/QPZX 000003—2020《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机动车检测机构信用评价规范》,由江浙沪三地社会组织、企业发布,标准规定适用范围为“长三角的部分地区(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2020年9月,长三角四省市联合印发规范性文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标准(试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标准(试行)》。
2021年6月,长三角四省市信用和文旅部门联合印发规范性文件《长三角旅行社综合信用评价指引(2021版)》。
2021年12月,长三角四省市金融学会共同发布团体标准《长三角征信链征信一体化服务规范》。
2022年2月,上海市青浦区质量协会发布团体标准T/QPZX 00001—2022《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机动车检测机构信用评审专家库管理规范》。

(三)粤港澳大湾区信用标准化
2021年12月,《基于跨境活动的企业信用报告格式规范》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成果发布活动上正式发布。当月,该标准以深圳市信用促进会团体标准形式发布。
2023年8月,广州市南沙区跨境信用促进会发布团体标准《粤港澳企业诚信合规评定规范》。

(四)跨区域信用标准化
2024年5月,京津冀晋四地信用标委会会同京津冀晋信用科技实验室提出京津冀晋与珠三角跨区域信用标准计划一项,名称为“信用数据流通规范”。

六、信用国际标准化
国家标准GB/T 22117—2018《信用 基本术语》于2023年发布了首个英文版本。
中国电子学会于2024年3月公布团体标准T/CIE 164—2023《上合国家间企业信用调查报告格式规范》。
另,综合各种资料收集、整理,信用国际标准及相关标准化文件包括“ISO 20488:2018《在线消费者评论的收集、审核及发布过程的原则和要求》”“世界银行《征信通用原则》(2011)”“亚太——中东商业信息行业协会BIIA《企业信用报告标准》”“亚洲开发银行《信用评级国际规范手册》”等。

七、信用标准发布
为了与信用职业标准进行区分,笔者将信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统称为信用技术标准。

(一)信用技术标准
以下数据来源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底(不包括信用企业标准)。
检索关键词:信用、诚信、征信、资信、信誉。

注:上表数据来源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因地方标准负面清单原因,各省、设区的市正在评估清理地方标准(包括信用标准),各地现行有效的信用地方标准数量及有效性,可联系各地标准化主管部门确认。

(二)信用职业标准
1.《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2021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并提供技术指导。该职业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市场学会,组织实施单位包括国家职业技能专家委员会信用管理师专业委员会、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学术委员会。(该职业标准前身为2006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信用管理师职业标准(试行)》,立项提出单位、起草单位为中国市场学会)。
2.《企业信用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1年2.0版)》,2021年发布,属于教育部职成司、教育部职教所、国家开放大学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的范围,立项提出单位、制定单位为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3.商贸服务业技能评价规范《企业诚信官》,2023年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培训部(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立项提出单位、起草单位为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4.商业信用中心牵头的“信用评价师”“信用分析师”“模型开发师”“数据治理员”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4年9月已召开终审会,未见媒体发布。

作者简介:张金波,高级信用管理师、高级标准化工程师,北京市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主持工作),北京信用学会信用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声明:①本文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如有疏漏欢迎同仁联系作者补充完善;②本文为作者原创、源点首发,欢迎媒体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备案编号:
苏ICP备13046921号-1
 

主办单位:无锡市市场指导委 无锡市场协会
版权所有:无锡市场协会
  苏公网安备32021302002409号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解放南路709号408-410
电话:0510-82724586

你是第 个访问者